华东师范大学开展跨校教研,实现优质教育资源东西部共享

发布日期: 2022-04-07   作者:  浏览次数: 15

为落实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积极响应“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22年春季学期,华东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类院校融合式协同提质进修项目”,遴选5门优质课程依托雨课堂平台开放给中西部师范院校教师观摩和学生学习。

作为5门优质课程之一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是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也是华东师范大学所有师范生必修课程。阿坝师范学院、天水师范学院和四川民族学院总计7个班级依托雨课堂“克隆班”参与学习本门课程,来自10所师范院校的33名教师观摩直播教学。

为了提升同步课堂和教师观摩效果,324日,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与学堂在线联合举办“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课程首次跨校教研活动,重点对课程设计与实施、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评价、课程思政等方面探索交流 


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课程主讲教师魏非作《关联实践 能力本位: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课程设计思路》主题报告。她从执教单位及课程基本情况、课程设计整体思路、课程考核要求、学习资源及平台四个方面做了详细分享,让参会老师对本门课程的设计思路及设计技巧方面有了充分认知,为下一步如何优化现有的同步异地教学作了铺垫。在交流环节,魏非与参会老师就东西部融合式课程设计思路进行了研讨。


天水师范学院主讲教师谢斌作《基于<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观摩课教学方法研讨》主题报告。他介绍了学校情况、课程、同步课堂及思考几方面的情况。他表示,依托雨课堂“克隆班”开展的同步课堂要实现四个转变:从技术灌输到自主学习,从技术模仿到创新应用,从个体学习向团队协作,从共性学习向个性发展。

本次跨校教研活动是东西部融合式教学从课程资源共享走向教学资源共享的重要一步,相信未来,东西部高校的教师们将继续通过教研活动进行交流,结合学科及地域特色推动教学创新,真正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