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7日下午,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本学期第三次教学专题报告会在闵行校区第一教学楼407室举行。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郭秀艳教授担任主讲教师,报告内容为“学生学习和记忆的心理规律”,50多名我校青年教师以及来我校进修访学的教师参与了此次活动。
郭秀艳老师开场便说自己是45周岁以下,属于青年教师,因此本场报告她是作为青年教师与一群年轻人共同探讨学生学习和记忆的心理规律,逗得现场老师一阵微笑,在轻松的氛围中郭老师让青年教师思考四个问题:警察调查案件目击者,单独问话和集体问话哪种方式能获得更多信息?大脑能够存储的信息数量是有限的吗?嗅觉记忆与视觉、听觉记忆相比,准确度如何?儿童记忆力与成年人记忆相比,哪个更准确?青年教师们纷纷发表看法并展开讨论,从而切入本场报告的主题“学生学习和记忆的心理规律”。接着,郭秀艳老师就普通人对于记忆看法展开详细的分析,并介绍了自传体记忆和情绪记忆的概念、类别、特征、现实案例等内容。
随后,郭秀艳老师通过皮亚杰儿时被拐骗的虚假记忆和2003年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的文章《False Memories,True Pain》中描述的被外星人劫持的记忆两个案例向大家讲解错误记忆与记忆植入。最后,内隐学习作为常见的一种学习形式,郭老师向青年教师们展示了内隐记忆的经典研究,并详细介绍了在第二外语学习和态度习得中存在的内隐学习现象。
报告上,通过大量的提问,郭秀艳老师同青年教师们就报告内容展开了热烈讨论。
会后,郭秀艳老师表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科学,研究内容都非常有意思,通过本次报告,教师们从日常生活中的记忆、错误记忆和内隐记忆三个部分了解学生学习和记忆的心理规律,让各位教师对记忆这一心理过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助于他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如何更好地利用记忆规律,如何减少或避免错误记忆来提高记忆效果,以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内隐学习来更好地实现教育教学效果。
教学专题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