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三门经典老课,凭什么拿下创新特等奖?

发布日期: 2023-06-17   作者:  浏览次数: 10

第三届上海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刚刚结束,华东师范大学参赛教师全部获奖,一举拿下3个特等奖和5个一等奖,学校也因此获评“优秀组织奖”称号。


第三届上海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华东师范大学获奖名单

序号

所属单位

教师姓名

参赛课程名称

获奖情况

1

法学院

王欢欢

环境法

特等奖

2

经济与管理学部

经济学院

欧阳晓灵

微观经济学

特等奖

3

地理科学学院

周立旻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

特等奖

4

信息学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何高奇

算法分析与设计

一等奖

5

哲学系

陆凯华

艺术哲学与社会批判

一等奖

6

生命科学学院

姜晓东

动物学

一等奖

7

历史学系

范丁梁

世界文化史专题十五讲

一等奖

8

设计学院

宋菲菲

大师作品分析

一等奖

 

值得关注的是,获得创新特等奖的课程《环境法》《微观经济学》《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从课程名称上看似无新意,那么,这样的“经典老课”是如何做到创新“出圈”的? 

 

融合驱动和交叉,《环境法》学数据分析?

 

“藉由以‘学科交叉’‘数据赋能’为基础的能力训练,学生能更好地把握前沿学术,形成更契合现代社会需求的素养和思维,回应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信息技术更新迭代和全球性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环境法治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特等奖获得者、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王欢欢教授说。

在《环境法》这门课上,王欢欢以环境问题的解决为目标,打破原有的不同学科间的知识壁垒,重新梳理并合理设置跨学科知点;还引入大量数据,并运用现代科技、信息技术和算法,将文科的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相统一。

法学院王欢欢教授

比如,在“生态补偿制度”一节,学生要使用生态地理的三维可视化交互式学习平台,进行地形地质属性信息查询,借助数据定位空间实体,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的模拟,感知污染排放、经济活动等变化,并完成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设计报告,为相关法律制度完善提供科学支撑。

 


再如,在“环境侵权中的因果关系”一节,一方面,学生通过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虚拟仿真平台,借助真实案例进行任务驱动式学习和反复训练,从而直接了解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及所涉的科学事项和程序法事项;另一方面,学生学习如何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方法,将司法判决书等非结构化文本结构化,并通过定量分析,寻找司法判决中因果关系认定的行为规律。

《环境法》课程创新的总体理念

为让学生能够深入到全球的环境治理,尤其是气候变化等人类共同关切的事项中,王欢欢老师引入英文文献阅读、外国专家授课与在线交流、鼓励学生参加国际性比赛等机制,实现课堂微观层面的跨国界协同育人,提升学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感悟。

“通过融合驱动和交叉带来课程教学的多方位创新,希望培养出具有健康自然观和环境法律思维,能够灵活运用多种环境保护机制的环境保护工作者。”王欢欢说。

 

能力导向、实践驱动,讲好“中国经济故事”

 

为了支持经济增长和缓解能源贫困,我国能源价格长期被政府压低;“能源行政定价”是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能源市场存在的特殊现象……在《微观经济学》课上,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欧阳晓灵副教授结合阶梯电价政策内涵,引导学生讨论:阶梯电价改革如何影响我国居民电力消费?该政策是否实现了效率与公平的双重目标?

经济与管理学部欧阳晓灵副教授

作为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现实之间存在脱节问题。将西方经济理论与中国现实相结合,不仅可将基础理论“凿深井”,更有助于学生读懂国家政经政策和理解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重大问题。

欧阳晓灵解释道,在课程中引入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中国故事、融入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经济理论,不仅有助于让有着百余年历史的“经典老课”呼应时代之变化,更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前沿视野,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西方经济理论和积极关注中国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厚植学生家国情怀,培养学生作为未来“中国经济学人”的使命担当。


 针对课堂师生互动少、学生学习较被动的痛点,课程团队通过教学资源构建,结合智慧教学和移动社交平台,打造“自主预练—吸收内化—实践强化”学习闭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与支持。基于课程团队自主开发的中国经济案例,采用“以学为中心”的翻转课堂,丰富课程“打开方式”;创设课程实验与圆桌论坛,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实践驱动、学用结合是这门课程创新的显著特色”。课程以教学科研融合为抓手,通过设置“能力训练”项目,引导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围绕现实经济问题分析与探究,以学术文献精读与论文复刻为基础,训练学生的学术基本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并提升实践能力,进而达到孵化高质量创新创业项目的能力培养目标。课程还构建定期更新的数据库平台,积累第一手标书示范库;通过本研“传帮带”形式,为学生参与科创竞赛提供数据和多层次资源支持。

 据欧阳晓灵介绍,课程教学创新取得实践育人突出成效,由3名教授和1名副教授组成的团队先后指导200余人次本科生冲击各类学科竞赛,指导本科生在国际TOP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篇,ESI全球高被引论文3篇和热点论文1篇;荣获国际级、国家级学科竞赛项目近20项。教学创新还孕育了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2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和“十四五”本科规划教材项目等亮点成果。

 

实习课如何提供“学科巅峰体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地理学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开课近三十年的《自然地理野外实习》课程链接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与体验,给予学生地理景观、地理过程最形象的感知,供给学生对学科价值最深刻的体验。

“由于缺乏地学相关国家重大问题与需求的牵引,学生对学科服务国家需求的价值取向缺乏深刻的感知、体验、认同。”特等奖获得者、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周立旻教授说,一句话,就是专业认同不足”。

地理科学学院周立旻教授

如何让学生深刻领悟学科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价值,认同新发展理念,夯筑学科思维,点燃人生理想?

课程团队变革仅以“名山大川”地理典型景观认知为主线组织野外实习的模式,以地理学服务“大战略规划、大工程选址、大生态治理”等主题导向牵引实习教学改革,构建超越知识点的教学。围绕区域差异性国情特色,以课程思政为牵引,团队重组教学资源,构建长江三角洲“大民生、大生态”野外实践基地,贵州普定“石漠化治理与生态文明”野外实践基地,新疆北天山“一带一路”野外实习基地三个野外实践教学基地群。

全国地理学联合实践教学体系教学资源分布

课程团队还打破校际壁垒,牵头全国5个地理学拔尖 2.0 基地,7 个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和 40 所地理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院校,构建全国地理学联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覆盖全国的实习资源网,通过14年的努力,已形成全国近200 个实习站位,形成1500多个课程思政牵引的野外实习教学设计,基本覆盖西北沙漠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长江三峡等一系列国家重大需求/工程,有效拓展了学生的学科视野和思维。

 贵州普定野外实习

有了基地,如何借此实现强化使命驱动,建设课程思政体系?   

周立旻以“大生态”主题中的“石漠化治理”为例作了介绍,“我们构建‘石漠化治理与脱贫攻坚’主题实习,面向被称为“地球癌症”、受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西南喀斯特石漠化问题,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合作,共建贵州普定课程思政野外实践基地,实现专业知识综合与国家重大生态问题的贯通;同时,立足我国西南地区喀斯特石漠化空间格局演化历史分析,实现普适性自然地理过程与我国喀斯特特殊性国情认知的贯通;解构路沟池一体化治理技术,分析破解重度石漠化的学科思维,分享助力脱贫攻坚的喜悦,实现基础研究与应用服务范式的贯通;在教学设计中不回避治理历程中走过的弯路,将失败的案例转化为认识喀斯特坡地水循环典型的教学范例,实现科学精神与知识技能学习的贯通。

    家国情怀、学科素养、团队协作就在学生亲身实践、体验与感悟中逐步构建,同学们深刻领悟学科价值,一批学生选择“冷板凳”专业深造,离开魔都走入西部茫茫沙海,踏上高原冰川,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中实现人生理想。

 

打磨“金课”并非一日之功

 

不破不立,“创新”的关键在于从教学痛点出发,基于“以卓越学术牵引卓越育人”理念重构整个课程体系。优异成绩的背后也是华东师大人对卓越育人的极致追求,是学校一贯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的真实写照。

 参赛老师全部获奖

一等奖获得者、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陆凯华表示:“刚入职时参加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举办的新入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系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知识,我担任青年教师助教,迅速站稳讲台。”

华东师大依托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设计完备的教师教学发展体系,开展入职型、提高型和诊断型三类教师研修活动,年均举办30余场教师研修活动,有效传递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优秀教学设计的方法。

不仅年轻教师参与,专业“大佬”也积极“出战”,本次大赛一半参赛教师为教授。这得力于学校通过加强宣传和政策引导、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教学基金资助等举措激励高层次人才最大限度地投入本科教学,优秀高层次人才人人争相从教,蔚然成风。

学校推进的教学研究与改革、以赛促教也已经落到实处,参赛的8门课程之前均获得过校级教改项目建设,例如一等奖获得者、设计学院宋菲菲老师曾主持1个教改项目、1个教材出版项目和2门示范课程建设。参赛的8位老师此前曾参加多项教学比赛,屡获省部级和国家级教学比赛奖项,地理科学学院周立旻、法学院王欢欢、历史学系范丁梁三位老师都曾获得上海市青教赛一等奖,被授予“上海市教学能手”称号。

学校还设立“育人贡献奖”“本科教学优秀奖”“本科教学专项奖”组成的校内教学荣誉体系,实施卓越激励机制,奖励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全国教材建设奖、国家一流课程以及重大教学比赛获奖等显著教学成果的教师。这次比赛,一等奖获得者、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姜晓东教授就是学校“青年教师育人贡献奖”获得者,获奖课程《动物学》也入选国家首批一流本科课程一等奖获得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何高奇老师曾两次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奖。